新聞發(fā)布
管理系統當我們討論配色的時候,通常聊的是配色趨勢、配色規(guī)則和配色方法,但是與此同時,我也應當合理的規(guī)避一些比較典型的錯誤配色方式。這個配色黑名單并不長,但是覆蓋了多屬的配色問題,不妨仔細看看……
網絡是一個多彩的世界,而色彩也是網絡吸引用戶注意力的主要手段之一,它令人產生興趣,給人帶來影響,并且通過對比、襯托帶來愉悅的瀏覽體驗。與此同時,色彩還是設計趨勢中無法忽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無論是扁平化設計還是Material Design,色彩的運用都是重中之重。
但是,用錯色彩也是常見的現象。有沒有特定的色彩搭配是網頁設計中的大忌?有!這個一定是有的,并且還不少。這些色彩組合會讓你的網頁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,為配色制定一個黑名單勢在必行。今天的文章,我們就來聊聊配色的“黑名單”吧。
太亮的霓虹色
閃亮的霓虹色看起來很有趣,似乎能讓頁面顯得非常潮、非常流行。但是他們并不會讓眼睛覺得舒服,往往會給人以“閃瞎了”的不適感覺。
霓虹色的主要問題在于使用這種色彩的文字內容難于閱讀,不好識別,和暗色調的背景搭配的時候,這種晃眼的感覺尤其明顯。而如果用霓虹色作為背景的話,這個頁面幾乎是沒法看的,除了霓虹色之外的內容幾乎都沒法看清楚。
想解決這個問題,你可以試著降低霓虹色的亮度,讓它看起來更暗,讓它看起來更加微妙,同屏幕顯示更匹配。
Orange You Glad 這個頁面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,他們使用了非常接近霓虹色的配色,并且通過漸變色的方法來增加頁面的豐富度,色彩的亮度、對比度都用的相當微妙,不會令訪客感到不適。
“震顫”的色彩
當高飽和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的時候,它們會產生一種“震顫效應”, 會讓你覺得兩種色彩之間會產生模糊、震顫或者發(fā)出光暈的視覺效果。毫無疑問,這是令人不適的。
在Josef Albers 的經典著作《色彩交互》中描述了色彩的“震顫效應”是如何給人帶來不安感的:“這種配色初可能會給人帶來驚喜的效果,同時這種侵略性會讓人覺得不舒服,尤其是眼睛。你們會發(fā)現,這種配色很少出現在廣告當中,因為它會讓人覺得不愉快,難受。”
不過即使你沒有嘗試搭配,也可以通過它們的基礎特征,合理地規(guī)避“震顫”配色:
·它們都是高飽和度的色彩
·兩種色彩在色輪上是互補色
·他們在色輪上相隔180度,處于對稱的位置
·將兩種色彩轉化為灰度之后,兩者灰度非常接近
典型的案例就是明亮的紅色和綠色。這是廣受歡迎的“圣誕節(jié)”配色,這也是受到廣泛詬病的配色方案之一。它主要的可訪問性問題就是,色盲的用戶是完全分辨不出來的……
如果說你必須使用“震顫”配色,這個矛盾也不是不能調和的:加入中性的色彩將兩者分隔開就好了。
淺色+淺色
淺色+淺色的搭配也是常見的錯誤之一。也許你在某個平面設計或者印刷相關的項目上這么配色,終沒造成可讀性的影響,這可能是設置的問題或者色差造成的,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,是錯誤的。
無論你怎么設計,這樣的配色一定很難閱讀其中的內容,每一次都這樣。
這種錯誤常見于網站的Banner圖中:帥氣的大圖和精心設計的白色字體搭配在一起,而字體正好和色彩淺的部分疊加在一起,這下就非常尷尬了。淺色+淺色的搭配讓內容完全無法讀,作為Banner的作用幾乎被削弱為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