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發(fā)布
管理系統(tǒng)文/宋宣(微信號:barensong)
如果說年初的北京在線打車市場如百家爭鳴熱血,那么如今兩巨頭分立的在線打車市場顯然是格局已定。巴人曾在年初寫過一篇《的哥眼中的在線打車市場》,只可惜這一熱血市場變化太快,就連從業(yè)者也有些過猶不及,如今再寫,頗有意思。
“覺得他們沒錢了,補貼不如以前”
與年初的瘋狂補貼相比,年末的在線打車市場在經歷政策蹂躪和近乎瘋狂的燒錢后,稍顯冷靜了?;?ldquo;歡子”的夜班師傅對巴人表示,現(xiàn)在的嘀嘀、搖搖、百米等已經基本沒有太多補貼政策了。目前,僅有快的在做一些小規(guī)模的補貼活動繼續(xù)吸引北京的哥。
有意思的是,部分“資深”的哥甚至了解嘀嘀等公司的融資情況,巴人打探得知,不少的哥
但在的哥圈子內,大家仍然對各種補貼“敲門”頗有心得。比如,一些較為偏僻的訂單的哥不愿意去,軟件往往會給出一些“獎勵金額”,某的哥對巴人透露,此時若的哥可以接單,一般會等到補貼金額自動攀升至高的20元才搶單,這樣比較“值”。更有的哥,甚至自己使用乘客端叫車,之后自己接單,以贏得補貼獎金。當然,這類情況正在隨著軟件補貼金額的逐漸減少而減少,并不是大部分司機的做法。
“現(xiàn)在更在乎軟件方便程度,有導航好”
在補貼減少的情況下,產品體驗成了的哥開始抓緊在乎的一個因素。某個體出租車司機侯師傅對巴人表示,作為一個新手他長期使用一款打車軟件的=原因是該軟件具有導航功能。在定位乘客位置后,軟件可以自動導航到該位置,相對方便。而這一功能目前在大部分在線打車軟件中都沒有。
而另一個產品因素則是現(xiàn)在大部分打車軟件互不相讓都未解決的。侯師傅表示,他的安卓手機中按了三款打車軟件,這使得他的手機經常出現(xiàn)各家打車軟件“打架”的情況,在打開其中一款軟件的時候,其它軟件則會出現(xiàn)變“卡”甚至無法使用的情況,此前多家打車軟件曾互相指責對方在同意手機內排斥自己產品。但事到如今,這一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難解決的產品痛點。
“官方叫車平臺形同虛設,公司不做接單要求”
此前,市場曾一度傳言,多家出租車公司強令旗下司機在90106等官方電召平臺叫車的情況。但事實究竟怎樣呢?巴人在一位銀建出租車司機的口中得到了這樣的答案。
“公司的確有讓我們沒天接兩單的規(guī)定,但因為車臺上好活較少,司機一般完不成任務,一般一天就接一單電召就不錯了”。
對于沒完成任務是否公司有處罰時,師傅回答言簡意賅“多接有講,少接不罰”。
同時,還有部分司機對官方的電叫系統(tǒng)持“反感”的態(tài)度,表示,“這玩意實在聲音太大了,一來單子能嚇人一跳,而且還關不掉??瓤?,巴人也有過類似經歷,突然蹦出來的播音聲的確蛋疼。
“一年下來,也有些是沒變的”
巴人發(fā)現(xiàn)經過一年,有一個觀點的哥一直沒變:
事實上,對于很多的哥來說這類產品本質上并不能提高的哥的收入,大意義是能夠讓司機“選單”,至于空駛率是否下降,不同司機則持有不同觀點。這取決于司機本身對在線打車軟件的使用方式。
經過2011年的默默無聞、2012年下半年的爆膨,再到2013年的野蠻生長,直至今日市場大幅降溫,在線打車給了市場太多奇葩的故事,也給了的哥更多茶余飯后的談資。
后,抖個小料,巴人獲悉,有多家在線打車軟件準備轉型并正在開發(fā)各不相同的產品。本周,巴人將由此帶來更多精彩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