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發(fā)布
管理系統(tǒng)密集推出文創(chuàng)產品,微信公眾號元旦上線
600歲故宮“炫”了
制圖:蔡華偉
華夏五千年文明,留下豐富遺產,一磚一瓦、一撇一捺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。經(jīng)濟社會飛速發(fā)展的同時,我們與傳統(tǒng)文化卻日漸疏離:許多文物塵封,不少非遺沉淪,甚至連漢字都遭遇書寫危機。
3天前,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:“要系統(tǒng)梳理傳統(tǒng)文化資源,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”終,“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”。
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如何撣去灰塵,重閃光芒?傳統(tǒng)文化如何推陳出新,走近百姓?本版今起推出系列報道“讓傳統(tǒng)文化活起來”,探尋文化遺產的活化之道。
近600歲的故宮越來越時髦了。元旦佳節(jié),故宮微信公眾服務號“微故宮”正式上線,鼓勵觀眾“微”服初訪。而在不久前舉行的“愛上這座城——故宮和小伙伴們的聚會”上,還成立了“紫微星系”粉絲團,他們將為保護故宮文化遺產、宣傳故宮文化而努力。不僅如此,故宮手機應用還將于近期推出,青少版網(wǎng)站也將于2014年底上線。
通過微語言、微話題和微故事,“掌上故宮”隨時可以逛一逛
“故宮博物院微信公眾號恭候你的‘微’服初訪。”“紫禁城這么大,一轉身我遇見你,再轉身,我怕不見了你,想和你手拉著手,一起數(shù)遍那傳說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。”元旦當天,故宮微信公眾服務號上線后推送了第一條信息。通過微語言、微話題和微展覽,人們可以隨時到掌上故宮博物院逛一逛。還可以注冊“微故宮伙伴卡”成為會員,參與互動。
此外,計劃于2014年底上線的故宮博物院官方網(wǎng)站的青少版,將用角色扮演和故事模式來豐富交互體驗,以此吸引更多的青少年關注故宮世界文化遺產和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:“很多人參觀故宮往往在中軸線上走完三大殿就出去了,我們希望展現(xiàn)給大家更多的故事。”
為了對故宮藏品和文化進行推廣普及,故宮博物院不斷進行新嘗試。2013年5月,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個iPad應用《胤